top of page

用心說葫蘆墩的故事 EP.1

📜從前從前在后里臺地上住著一群人,他們是巴宰族的岸裡舊社(麻糬舊社)🏰

-

他們在這邊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

生活方式主要為游耕狩獵🦌、採集🍓、漁獵🎣

-

🐲直到康熙年間巴宰族的岸裡社協助清朝政府平定吞霄社之亂

為了獎賞岸裡社

🤴命岸裡社的頭目:阿莫為岸裡社第一任總土官

並獲得官府賞賜大甲溪南岸(葫蘆墩一帶)廣闊的土地📝🧱🏡

🚛後來岸裡社人漸漸的遷移到大甲溪南岸生活

也就是今日的豐原、神岡一帶(葫蘆墩)

並建立了岸裡新社🥳🥳

-

🐲同時岸裡社帶領了鄰近的樸仔籬社、阿里史社、烏牛欄社等一同歸順清朝政府成為「熟番」🐲

岸裡社也被稱之為「岸裡大社」🔥🔥🔥

-

🔺註:最早出現巴宰「族」的文字紀錄是在日治時期伊能嘉矩和粟傳之丞所寫的《台灣蕃人事情》,該書對台灣原住民族進行分類(以語言、生活習慣等為大致上的分類)。

可見在日治時期以前平埔住民之間並未有「族」的認知,主要是「社」和「社」間的關係。💯💯💯




 
 
 

Kommentare


©2022 by 用心柑仔店。

 
  • Facebook
  • YouTube
  • Instagram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