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葫蘆墩年代記事》
- 柑仔店 用心
- 2021年4月21日
- 讀畢需時 1 分鐘
📜從岸裡大社的崛起(吞霄社事件)之後,依照各個年份所發生的事情做個整理,下集會說到中部平埔族的重大事件:「大甲西社事件」,此事對巴宰族、拍瀑拉族、道卡斯族產生重大影響。以下整理:
1️⃣康熙38年(1699) 吞霄社事件
2️⃣康熙50年(1711) 張達京來臺,從現今的鹿港登陸,來臺初期定居於半線快官(今彰化)、彰化平原一帶,經營農具製作且累積了許多資本及田地。
3️⃣康熙54年(1715) 諸羅縣知縣周鍾瑄授予信牌,阿莫為第一任總土官 在阿莫帶領下歸化清朝,成為「熟番」
4️⃣康熙55年(1716)張達京開始開墾事業並由彰化進入南屯,後來至大甲溪北岸(台中市后里區)與岸裡社的舊社人有交易活動,也因為交易的進行認識了岸裡大社的土官「阿莫」,在阿莫帶領下歸化清朝,成為「熟番」
5️⃣康熙60年(1721):鎮壓朱一貴事件有功,阿藍及張達京率社民駐大肚河守禦,阿藍受封為第二任總土官。
6️⃣雍正1年(1723) A. 諸羅縣北境析出彰化縣、淡水廳,豐原改歸彰化縣管轄,張達京擔任岸裡社理番通事。 B. 張達京以通事及墾戶身分「張振萬」自行出資本銀九千三百兩銀興建「猫霧捒圳(下埤圳)」台中地區第一個水利設施,與第三代總土官敦仔簽立割地換水合約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