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用心說葫蘆墩的故事】EP.7興起到衰弱
- 柑仔店 用心
- 2021年9月5日
- 讀畢需時 1 分鐘
已更新:2021年9月30日
住在葫蘆墩的平埔各社去哪裡了?
從興起到衰弱
岸裡社的興起最早有文獻記載可推溯回清朝年間的吞霄社事件
接下來在台灣島內發生許多民變
清朝政府也都依靠岸裡社的協助才成功的止息紛亂
因此清朝的皇帝相當重視中部的岸裡社
岸裡社除了從生番歸化為「熟番」甚至是「官番」
也在乾隆年間被賜姓「潘」
曾經主宰中部的大肚王國漸漸式微
變為巴宰族的岸裡大社主導整個中部
-
隨著來台的漢人人數增加
急遽壓縮平埔族群的生活空間
以中部的例子來看
就是著名的「割地換水事件」
六館業戶與岸裡大社共同開發葫蘆墩圳
使得漢人墾戶獲取大量土地
對岸裡大社而言
面對流失的土地以及漢人的壓力
不得不向外尋求更好的生活空間
遂多數移居至鯉魚潭、蘭陽平原、埔里盆地
-
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埔里現在有許多地名都是依據巴宰族的社名命名
Комментари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