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用人命換水的萬定汴》
- 柑仔店 用心
- 2020年8月28日
- 讀畢需時 1 分鐘
萬定汴
現在我們知道流入葫蘆墩圳的水是從南幹渠線而來,南幹渠線流經的下個葫蘆墩圳的水利設施為「萬定汴」,在此處分成兩條水路,一為流入葫蘆墩本圳、一為流入下溪洲,而萬定汴便是扮演分水的角色。
在萬定汴有一個當地廣為人傳的故事:
在清領時期台中盆地分為「東上堡」和「西上堡」,當時水資源非常珍貴,在乾隆二十七年時彰化知縣(當時台中地區屬於彰化)設立「水圳杜訟碑」來解決東堡和西堡之間對水資源的爭執,但是每當到了旱季,兩地的居民還是會因為水資源的搶奪而生紛爭,直到乾隆三十三年四月,東上堡將大甲溪葫蘆墩圳的水斷流,導致西上堡沒有水能夠灌溉,因此西上堡的居民前來萬定汴進行抗爭與拆除,在這爭執的過程當中,西上堡有3人死亡,所以當地居民將此地稱為「人命水」。
彰化知縣為此於乾隆三十四年立了「分爭水利示禁碑」嚴禁東西堡爭奪大甲溪水源,並於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二(土地公生日)東堡必須讓出十分之三的水給西堡用,此地遂也有「三分水」的名號。
註:東堡包含豐原、神岡、石岡、東勢、潭子、苗栗卓蘭、西屯。西堡包含今台中海線

Comments